在耐火电缆选型中,载流量是决定电力传输效率与系统安全的关键指标。YTTW与BTTZ作为主流防火电缆,其载流量性能差异显著,直接影响应用场景与系统设计。以下从核心参数、结构特性、散热机制及实际应用维度进行系统对比:
一、YTTW电缆:高载流量的柔性防火新锐
1. 导体结构与散热优化
●
多芯绞合导体设计:YTTW采用多根铜丝绞合,增大导体表面积,提升电流分布均匀性,减少集肤效应,电子通路更高效。
●
云母带绝缘层:虽导热系数低于BTTZ的氧化镁,但其厚度薄、绝缘性能稳定,配合护套材料优化,整体热阻控制良好,保障高温下载流量输出。
●
实测载流量优势:以4×25mm²为例,YTTW在环境温度30℃下载流量可达140A,实际工程中表现优于同规格BTTZ。
2. 耐高温与持续供电能力
●
耐火极限突出:可在950℃火焰下持续运行3小时,极限耐温达1083℃,高温环境下载流量衰减小,保障关键设备不断电。
●
柔性结构适应复杂敷设:制造长度无接头限制,弯曲半径大,减少局部过热点,提升整体载流量利用率。
3. 施工与经济性优势
●
安装便捷:终端处理简单,无需特殊密封工艺,降低施工成本,减少因安装不当导致的载流量折损。
●
系统兼容性强:适用于高层建筑、医院、数据中心等对载流量和敷设效率要求高的场景。
二、BTTZ电缆:传统高导热防火电缆的载流特性
1. 绝缘材料与导热性能优势
●
氧化镁(MgO)粉末绝缘:导热系数高达10~15 W/(m·K),远超云母带等有机材料,能快速将导体热量传导至护套,降低温升。
●
高导热提升载流量潜力:理论上,相同截面和工作温度下,BTTZ因散热快,载流量应更高;实际应用中,16mm²以上规格可降容使用(如25mm²可替代35mm²普通电缆),提升材料利用率。
2. 耐高温与连续运行能力
●
长期工作温度达250℃,IEC60702标准规定其连续运行温度为150℃(受限于终端密封材料),适合高温工业环境。
●
短时耐火性能优异:在750℃~1000℃火焰下可维持电路完整性90分钟以上,保障消防系统供电。
3. 工艺限制与载流量影响
●
生产长度受限:每段不超过50米,需频繁设置中间接头,接头处电阻增加、易发热,形成局部瓶颈,影响整体载流量与系统可靠性。
●
安装难度高:氧化镁易吸潮,终端密封工艺复杂,施工不当易导致绝缘下降,间接降低实际载流量。
三、YTTW与BTTZ载流量对比结论与选型建议
1. 载流量核心差异
●
YTTW实际载流量普遍高于BTTZ,得益于多芯导体设计、低集肤效应及柔性无接头敷设,尤其在大截面、长距离应用中优势显著。
●
BTTZ理论载流量高,但受工艺与接头限制,实际输出常低于YTTW,适用于对空间要求高、长度较短的局部防火回路。
2. 适用场景与选型策略
○
大型公共建筑、医院、数据中心等需高载流量、长距离无接头敷设的应急供电系统。
○
高温工业环境、局部防火回路、空间受限但散热条件好的场所。
3. 未来趋势与技术升级
●
YTTW凭借柔性、高载流、易施工等优势,逐步替代传统BTTZ,成为高端防火电缆主流。
●
BTTZ需在工艺优化(如防潮密封、接头技术)上突破,以提升实际载流量与可靠性。